4.先人的业绩——动物磁场和奥多之力
4. 先人的业绩——动物磁场和奥多之力
特斯拉波(纵波的重力波)与东洋古代所说的气、普拉纳(生命能量)从性质上看是相同之物,它们处于相同的物理层次上。然而这些实际存在的能量,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中还未获得其应有的位置。
特斯拉波(纵波的重力波)与东洋古代所说的气、普拉纳(生命能量)从性质上看是相同之物,它们处于相同的物理层次上。然而这些实际存在的能量,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中还未获得其应有的位置。
迄今为止,几乎还没有人能明确揭示特斯拉波的本质。大桥正雄曾把它看作物质波、原子波,潘艾丁把它视为标量电磁重力波,木下清宣认为它是重力波。但这些认识尚未揭示其本质。现代人尚且如此,不要说科学技术水平相当低下的百年前的人们了。为了探知实际存在但又本质不明的能量,我们的先驱者不懈地努力,但所获甚少。不仅如此,他们还遭受到正统科学的打击。为此,他们付出了血与泪,或在失意中了却一生。
在这些先驱者中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的医师安东梅?斯梅尔(Anton Mesmer),他于18世纪后半叶即法国革命的前夜,提出“动物磁气”学说并用于医疗实践,在当时的巴黎引起了轰动。
梅斯梅尔在1773-1774年间,为一名29岁的女性患者治病。那位女性同时患有头胀、齿痛、耳痛、呕吐、谵狂、昏厥等15种以上的重病。梅斯梅尔把三块磁铁分别放在她的胃部和两腿,然后朝患者脚的方向活动磁铁,结果患者的症状消失了。
但梅斯梅尔认为:“这不是磁铁产生的效果。从本源上说,效果产生于与磁场在本质上不同的能动作用体。就是说,通过蓄积在我体内的未知的流体的作用,使患者体内产生了磁气流。”他在《动物磁气发现之备忘录》(1779年)中,就动物磁气阐述了如下的基本原理:
(1)精妙的物理流体,充满了整个宇宙,成为连接人类、地球及其它天体的媒介,也成为人与人之间相联络的媒介。
(2)疾病产生的原因,是人体内这种流体的分布变得不均衡了。
(3)借助于某种技术,能使这种流体的流动变得通畅或使其在体内贮存,或把它移送到其他人的体内。对这种流体即动物磁气能进行远距离操作。
这不正是与气和普拉纳同种的能量吗?梅斯梅尔曾尝试把仅以某种姿势站立在患者面前作为治疗法,结果疗效同样显著。据说1776年以后,梅斯梅尔在治疗中不再使用磁气和其他任何东西,他只是用手抚摸患者的身体。
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根本不相信梅斯梅尔的“动物磁气说”,他召集了皇家科学院、医学院中一流的科学家,美国驻法大使本杰明?富兰克林(Franklin Benjamin 1706-1790年)也在内,组成专门委员会对梅斯梅尔的学说进行审查,作出了“磁气流体的存在根本没有物理学根据”的结论。于是梅斯梅尔作为一种独特治疗法专家的生命中止了,不久他就在失意和绝望中离开了人世。
附注五:弗朗兹·安东·麦斯麦(Franz Anton Mesmer)——心理学界公认的现代催眠术之父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1734年5月23日出生于德国的西南部,与瑞士以及奥地利接壤的施瓦本地区康斯坦斯湖畔的伊治兰镇(Iznang),1815年3月5日病逝于德国米尔伯格(Meerburg)。据我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记载:弗朗兹·安东·麦斯麦自幼聪慧好学,少年时学习神学、哲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并且在三十二岁的时候以一篇名为《行星对人体的影响》的论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文中他继承了瑞士医生帕拉史密斯(1493—1541)的说法认为行星能通过磁力的作用影响人类,而所有的磁石对人体都有作用,提出了行星对治疗影响的可能性。后来,他又完善了“动物磁气说”,他认为动物体内分布一种“动物磁气”,这种“磁气”分布的均衡程度可以影响动物的健康水平,人类也不例外。
独特医术
他父亲是一位林业工人,母亲是锁匠的女儿。他在家里九个孩子中排行第三,早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林根耶稣大学修习哲学,1752年转修神学,1753年又转学医学,之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759年赴维也纳学法学,后转学医学。1766年5月以题为《行星对人体之影响》的论文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开业行医。他根据当时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原理,认为天空行星的磁力也会影响人体的功能,因为既然日月(以月为主)之磁力,能影响地球上潮汐变化,想必行星的磁力自然也会影响人体功能(人体内也像潮汐一样有规律的变化)。他相信有些人之所以精神错乱,乃是由于体内磁力失常所致。在他的学位论文中,他用动物磁力说(ani-mal magnetism)理论说明此种影响人体的超自然力量。
1768年,他与安娜(一位奥地利帝国部队军官的富有的遗孀)结婚。1774年,他收治了一位28岁的女病人奥斯特林(Franziska Osterlin)。她是安娜的朋友,深受歇斯底里症的折磨,并伴有痉挛、呕吐、间歇性的失明、麻痹、并时常出现幻觉, 发病时还会发生排尿困难和剧烈的牙痛,症状加起来有15种,维也纳的群医束手无策。麦斯麦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一个女孩子的症状有周期性,他想到曾有英国医师报告磁铁对这一类的疾病有效,于是他决定一试。他让女孩喝下溶有铁质的液体,并在她的身上和四肢绑上磁石来引导。他尝试制造一种情境:诱导病患进入意识恍惚状态,然后用磁铁棒在病患前后摆动,用以导正病患体内紊乱的磁力,使他的血液和神经活动恢复正常。几个小时的治疗后,真的把她多年的症状一扫而空。虽然她相信是有股超自然的力量将她治好,但是麦斯麦并不这么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动物磁性。经过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后,他后发展出一套磁力治疗的理论,他相信人类有许多疾病是因为动物磁性的失调,如果能用各种方法导引这股磁性,就可以治疗好许多疾病。
麦斯麦随即着手施行“磁流术”来替病患治病,并在公开场合表演,由于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受到如神明般的崇拜。为了因应愈来愈多的求诊者,麦斯麦发明了一种集体施治的装置,以一个大木桶装满铁砂、玻璃粉和水,在桶中竖立一根铁柱,再从铁柱周围延伸出许多根铁丝,每个病患将铁丝放在生病的部位,隔壁房间则传出柔美、单调的音乐,麦斯麦这时才穿着丝绸黑袍现身,手里拿着短铁棒接触、按摩病患以“疏通其磁流液体”,一边用锐利的眼光看着病患,一边绕着病患,一段时间之后,有的病患会出现颤抖、尖叫、哭泣、出汗、全身痉挛的现象,麦斯麦认为这是疾病痊愈的象征,有病的磁流透过震动会随着汗水流出体外,使体内的磁流恢复平衡,疾病也就不药而愈。
坎坷经历
随着他的名气愈来愈大,其诱导技巧和疗效也愈来愈高。他的治疗方法也很快名声大噪,被称为麦斯麦术(Mesmerism)。但这引起了教会以及医学界对麦斯麦的敌视。这部分是由于他的治疗方法缺乏科学性,部分由于同行之间的妒嫉。此外,大多数患者都是妇女,而他的诱导技术又似乎带有明显的性色彩 [3]。1777年,他收治的另一个病人对他造成极大的打击。这个病人是一个名叫玛丽亚?特里萨(Maria-Theresa von Paradies)的 18岁女孩,一位贵族的女儿,也是维也纳女皇的钢琴课老师,从三岁就患有神经性失明。麦斯麦应邀去为这个女孩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玛丽亚的家庭担心她的视力恢复之后,女皇给她的抚恤金可能停发,在玛丽亚由于精神上的压力再度失明时,她的父母即拒绝麦斯麦再为医治。他因此而失去女皇及其官员们的支持,反对者们也抓住这一机会,斥责他是一个骗子。借机要求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持续了3年,最后的结论是麦斯麦是维也纳的危险分子。他必须在两天内离开维也纳。
1778年,维也纳医学会开除了麦斯麦的会籍,他被迫来到巴黎,在那里他领导了一个小组,对催眠进行科学研究。他的诊所开始开放给低收入者,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反应不是非常理想。于1781年他又移居到比利时。这时他结识了莫扎特,莫扎特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成了他最热心的拥戴者。在莫扎特的强烈要求下,麦斯麦又回到了法国巴黎。这次麦斯麦一改过去催眠治疗的做法转而成为一位舞台上的明星,表演催眠术,在巴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没过多久,媒介开始对麦斯麦进行了无情的攻击,报章上开始出现有关麦斯麦的漫画,有一些漫画具有相当的诋毁和人格侮辱,形容他和他的伙伴就像一群小狗。在1784年,他的名声达到巅峰,引起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重视,下令成立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拉瓦锡在内的9人委员会调查此术,富兰克林被推为该委员会主席。调查报告认为,其实这种的治疗的效果,完全是来自病人的想象和强烈相信奇迹的期望。调查结果认定麦斯麦的动物磁力法有违科学原理,因而宣告禁止。直到1882年,J-M.沙可向法国科学院推荐之前,麦斯麦术在法国一直未能完全取得医学界的重视。
调查报告使得麦斯麦的行医执照被吊销。他退居到凡尔赛。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前不久,1785年他又离开凡尔赛,先后到达英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最后在瑞士定居。在这里,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也时常为周围的贫民治病。麦斯麦在1798-1802年的一段时期里曾回过巴黎,但不久便回到瑞士,1814年退休之后在德国病逝。
学术贡献
麦斯麦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200多年前在极大压力下,以先知者的角色创始被人视为荒谬的动物磁力法治疗精神疾病。麦斯麦死后,他所采用以诱导法改变意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构想,一直没有消失。1842年英国医师 J.布雷德修正了麦斯麦的动物磁力说,不同意麦斯麦所称行星影响人体的说法,但同意在医师诱导下可以改变病患意识状态进而进行治疗。他改以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许普诺斯,希腊神话中的睡神,与死神塔那托斯Thanatos是两兄弟,也有种说法是两人是孪生兄弟。)命名之,即为现在通称的催眠(hypnosis)或催眠术(hypnotism)。因此心理学界公认麦斯麦是现代催眠术之父。
麦斯麦在 200 多年前发明的催眠术,直到他死后100多年才被精神病学界承认其具有科学价值。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沙可意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正式采用催眠术治疗癔病,且成效卓著,S.弗洛伊德曾专程到巴黎向他学习。1882年沙可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医疗研究报告,是为催眠术正式被承认为现代精神医学治疗方法之始。从此催眠术不仅成为世界精神医学界治疗方法之一,而且也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学术研究的主题。美国心理学会于1945年以后,在总会之下特别设立了催眠心理学支会,1958年国际催眠学会成立,从事催眠心理现象的学理及催眠术应用的研究。对催眠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如何使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与受试者为何会进入催眠状态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催眠师用暗示(suggestion)(暗示受试者会进入恍惚的睡眠状态)与催眠诱导(hypnotic in duction)(暗示并伴随其他动作诱导受试进入催眠状态)即可达成催眠的目的。对第二个问题虽有理论,但无共识。催眠的应用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藉催眠状态消除症状,其二是利用催眠后失去痛觉现象,可免用麻醉剂而利于外科手术进行。至于何以催眠后会失去痛觉,在理论上尚未获得共识。总之,对于催眠一事,“是什么”的问题虽已知,但“为什么”的问题尚待解。(来源:弗朗兹·安东·麦斯麦 )
在梅斯梅尔去世的50年之后即1830年德国的科学家拉伊汗巴赫(Reich enback)男爵发现了“奧多之力”。
1844年5月的某夜,拉伊汗巴赫腾出两间毗邻的房间,当中不点灯,保持黑暗。然后把一名感受力很强的少女带进其中的一间房。在另一间房里,放置一块矿物结晶体。等少女适应黑暗的环境后,就把她带入后一间房,让她近距离地看那结晶体。结果少女看到结晶体的整体发出蓝光。接着把结晶体翻了个个,少女又看到结晶体上升起发出淡红色和黄色的烟雾状的东西。拉伊汗巴赫把这种未知的放射物叫做“奥多”。
在同样的黑暗环境中,假如把一根磁棒放在桌子的对角线上,则感受力强的人能看到磁棒的N极发出蓝色火焰似的东西,还能感觉到那儿有冷空气散出;而从磁棒的S极则感觉到有微温的风吹出,并能看出那儿发出桔黄色火焰似的东西。假如使施术者和受术者左手和左手接触、右手和右手接触,则受术者一方就会出现奥多的类似对比,产生一种不适的感觉。假如使施术者和受术者左手和右手交替接触,则出现奥多的非类似对比,产生了凉凉的舒适感。
动物的身体,左侧(从头到脚)属阳性,右侧(从头到脚)属阴性。阴的特征是发出冷气,使人快乐;阳的特征是给人带来不充分的感觉,使人不快。关于动物磁气,拉伊汗巴赫是这样说的:“应用动物磁气进行的治疗活动,实际上是根据非类似对比的法则进行的,即用右手擦患者的左侧,用左手擦患者的右侧,这样,奥多之力产生,患者便获得凉凉的舒适感觉。”拉伊汗巴赫还说:“即使闭上眼睛,也能看到奥多的火焰。”这表明奥多能透过一切事物,屏蔽对它不起作用。
1869年1月,拉伊汗巴赫告别了人世。范希纳(Fechner)评价他说:“到生命的最后,其学说也未得到世人的承认,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他要另辟蹊径,对生命现象作出阐释。拉伊汗巴赫为探索奧多,辛苦了一生,但命运却对他进行了嘲弄。”
1869年1月,拉伊汗巴赫告别了人世。范希纳(Fechner)评价他说:“到生命的最后,其学说也未得到世人的承认,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他要另辟蹊径,对生命现象作出阐释。拉伊汗巴赫为探索奧多,辛苦了一生,但命运却对他进行了嘲弄。”
下一篇
5.拉依希的奥尔孔能量
下一篇:5.拉依希的奥尔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