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恐龙世纪的启示

能量海 2022-05-08 第四节 恐龙世纪的启示 似曾相识的宇宙 能量海资料
本帖最后由 Derena 于 2017-12-22 21:32 编辑


第六章 生物与智慧起源

  第四节 恐龙世纪的启示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高级生物物种,但是却在相比之下可说是一瞬间的短暂时间之内消亡灭绝。


  恐龙存续的时间比我们人类再加上猩猩猿猴到今天为止的存续时间要长的多,因此有理由相信恐龙群体之中应该会发展出拥有较高智能的物种。不过,相比今天的哺乳类动物,恐龙在智能方面的进化速度实在是太缓慢了。


  其实恐龙拥有绝佳的发展形成高级文明物种的机会,他们长时间在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生存进化,水源食物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天敌。可惜,也许是环境太好了,这反而埋下了他们令人叹息的悲哀结局的伏笔。


  长期安定的环境,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及无天敌使得恐龙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生物群体。乃至可以确定,鼎盛时期所有生存恐龙的总重量,比起当今地球上所有生存的生物加起来的总重量还要大许多。过于理想的环境,使得恐龙的进化重心偏向了数量与体型,而非智能。


  恐龙之所以会在地球的生物舞台上消失,肯定是有一个触发点即起因的。这个起因可能是陨石撞击,可能是火山喷发,也可能是气候变化等等,但起因或许并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植物是所有动物的食物的最基础的制造者,植物从土壤中提取和合成所有动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见植物在地球上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没有植物,也就不会有动物的存在。


  在恐龙时代,地球上植物生长迅速,遍布整个地球,而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正是植物。当触发恐龙灭绝的大灾难发生,首当其冲的,并不是恐龙,而是植物。天灾使得地球上的植物大量枯毁,植物生长速度受到极大的影响,恐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危机。


  在恶劣的环境下,地球上的植物供应已经不能够支撑起恐龙这个庞大的生物群体。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植物供应减少,恐龙对植物的需求越见殷切,植物供应进一步减少……最终,饥肠辘辘的恐龙在极短暂的时间之内就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一扫而光。当地球上的植物成为了稀有物种,植物种子还来不及发芽,甚至长时间达不到发芽的条件,试问身形庞大的恐龙还能支撑得了几天?


  植物在大灾难之后的数百年内很快就恢复了元气,而恐龙却从此在地球上失去了芳踪。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地球,原始森林的面积正在“买少见少”,这意味着大量动物物种因失去食物来源而逐渐消亡。假设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完全消失,相信现存的大部分野生动物物种将与我们说再见。


  呼吸,很平常又自然而然的事。但是,这个简单的动作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几天不吃不喝,但是不能够几分钟不呼吸。是什么东西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导致肌体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害?答案是:纯碳。据说,一个正常人每日消耗大约1Kg的氧气,同时也呼出接近3Kg的二氧化碳。我虽然有点怀疑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但它却很能说明问题:吸入体内的氧气与身体内分解出来的大量多余碳分子结合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呼吸的方式排出体外。而且,氧气也很可能与体内分解出来的其它有毒物质中和成为无毒的物质。


  是氧气,将那些对动物体内细胞有强大杀伤力的固体碳,转换为温和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体外,避免了动物体内细胞广泛性的受到伤害。身体能量需求越大的地方,例如大脑,产生的纯碳就越多,受伤害的程度也越高。原来,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动物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大量毒素的完美解毒剂,呼吸的作用是高效率的解毒和排毒,这真是自然界一个绝妙的设计!


  植物同样需要呼吸,但植物的呼吸与动物正好相反,主要是吸收二氧化碳,将碳留下而排出氧气。我们知道,植物主要由纯碳构成,将树木燃烧后剩下的就是木炭。无疑的,植物所需的碳的主要来源正是二氧化碳,植物为地球大气层消耗了巨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极大地改善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保护海洋,保护原始森林,保护植物,才是保护地球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