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在辐射能内(中文)
在辐射能内 - 与约翰·比迪尼的对话
与英国牛津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家戴维·克莱门茨博士,切磋如何捕捉到辐射能量的尖峰
译者注:
1、负能量存在于电池中/特斯拉线圈
John 说辐射能充入电池后成为负能量。译者认为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用尖脉冲充电后,电池内能量不能直接用于驱动交流电机,但可直接用于照明、支流电机等。至于该能量是否是负能量,没必要太在意。
片中有一段提到特斯拉线圈,他认为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弧是该线圈引起以太的共振或其它原因而产生的结果。特斯拉线圈与以太互动后能量不断集聚,从而产生了这么个“电弧”场。这个“电弧”场就是辐射能。按照他的说法,除交流电机外,辐射能可直接驱动支流电机或照明。
2、摆锤平衡前后端电池
John 谈到摆锤能平衡前后端电池,至于平衡电池的那种属性,则没说清楚。指电压?电量?抗阻?还是接收的充电信号?或其它什么咚咚? 望各位看官自行琢磨。
3、Magneto
中文翻译一般为磁力发电机。John所讲的Magneto,应理解为任何磁电互动的装置或机制。
4、Scalar North
Scalar 是 标量/梯度 的意思。根据字面意思,Scalar North意为 标量北极 或者 梯度北极。网上找了半天,中外网都找不到Scalar Noth这种说法。在Bedini的论坛找到了这种说法,但没找到解释。论坛提到Scalar North时都打引号, 还加定语,称Bedini的Scalar Noth。Bedini说的Scalar Noth 也许有他特别的含义。因此,为保险起见,字幕没有翻译,引用原英文。
为使各位看官能理解或猜到什么是Scalar North,将论坛看到的信息总结反馈如下:
Bedini搞Scalar North之目的是:让更高、更强的尖峰脉冲更快地产生。其中一种办法是将2个北极搞在一起,这样搞出来的北极,Bedini也称为Scalar North。而Bedini提到Scalar North时,他讲解的设备飞轮上的磁铁也是两个北极搞在一起的。
5、Stubblefield
全名 Nathan Stubblefield (1862-1929)美国农民 种西瓜的。他的发明主要是从地里取电及无源远距离通信。特斯拉对其所为也很重视。John Bedini对其技术也有研究,详见:http://www.icehouse.net/john1/stubblefield.html
6、以太
大致上以太能、零点能、空间能都是一个咚咚,不同时期、不同人叫法不同
7、关于Bedini对为什么辐射能象气态这个问题的回答
对这个问题,Bedini答非所问。回答完后,问问题的人说,她明白bedini讲的是什么。这中间,bedini讲了一句“We have seen them go down”。这句话啥意思真还不好猜。这句话按字面意思是:我们看见他们下来了或不行了。但Bedini到底是啥意思不得而知,各位自断。
8、Inverted Circuit
Bedini与Bearden公开的新电路。因此该电路不了解,没翻译引用原文.Invert字面意思是: 反转\倒置。
根据Tom Bearden的文章, 理论上, 该电路是将无序的相互抵消的显微层面的能量作为免费能量来源,通过负熵将其有序化引导到肉眼可见的层面加以利用。
参见:032403a.htm
实际应用上, 好像是将尖峰电压从充电电池的负极充入而非正极,Inverted 是否因此而得名?
9、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片中提问人问:你出的第一本书 1984再版过 有几个人拿来......
片中Bedini回答:是的 有几个人写了本书 名为\N 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问答间给人的感觉是:有几个人根据Bedini的书写出了一本书名为: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我认为提问人的问题应该理解为:有人(应该是Jim Waston)按John Bedini出的第一本书做出了设备。但Bedini的回答有些纳闷,这本书其实是他自己写的。
关于该书可参见:http://www.icehouse.net/john1/foreward.html,091411901X
10、Regauging
不知中文叫啥,字幕引英文。片中Bedini讲的SG可Regauging是啥意思请看官自我判断。据英文资料,Reguaging的意思是,在电磁环境下,改变标量电压和矢量电压对力场本身无影响。更通俗地说,就是改变电压不用做功 或 改变电压不耗费能量。
根据规范场理论,通过Regauging可在不做功的前提下获取系统以外的势能。好比可以免费为汽车加油。
此问题再一次涉及到马克斯韦-亥维塞方程及亥维塞-洛伦兹方程。马克斯韦-亥维塞方程是允许通过Regauging获取系统外能量的,但经洛伦兹修改后不再允许。洛伦兹称他的修改为Symmetric Regauging。
还有一种通俗的解释,那就是调整的意思。
参见:http://www.hsv.com/writers/bearden/reg01.htm, http://www.hsv.com/writers/bearden/reg02.htm
11、磁极及飞轮运行
其电路大概是这样:北极被线圈铁芯吸引,通过时会在铁芯建立一个场,之后线圈激发,此时,会对过来的虚拟南极产生斥力。
片中对话非常口语化,如不清楚其机理,光看字幕可能不好理解。
例如片中5分40秒处他讲到 只有当飞轮通过想象的南极后才转得起来,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个机理。
12、关于尖峰电压及电容容量问题
片中28分钟时,David问电压问题, John的原话是if you use it at point one, it’s like four or five hundred volts.原文直译:在第一点,电压为4-500V。他说的“第一点”,我的理解是:尖脉冲的电压在4 00-500V,其电路中有个保护机制,在载荷达不到时,用灯来降低输出电压。片中的电容是接在保护电路之后的,因此,哪怕该电容本身只有80V也不是问题。他说的“第一点”应该是指接在保护电路之前,直接面对4-500v电压。因此,在翻译时改为意译,否则很难理解。
13、Bedini对David在43分钟以后所提问题的回答
Bedini的回答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或有些矛盾,可能是口头语言表达的问题。
比如说,48分时,他说:当时并没想将其值弄成零 只是想弄出电势差;但在49分时又说:其和为1 零中的1,与上面讲的没想弄成零相矛盾。不过,David的下列总结,Bedini均予以肯定,故上述矛盾也就不重要了,David总结如下:
一是:你对电流不感兴趣 你试图从数学模型中将其剔除
二是:将亚结构隐藏于 电势零 中 电势仅存在于亚结构中
14、片中Bedini于1小时2分钟时的讲话
他讲道: 其实 装置的线圈抽取的电流比实际测到的要多很多
其中的蹊跷是 速度很快 基本同时 来不及摧毁偶极
这里他的表达应该不完全,不是翻译的问题。具体怎么理解,自己定夺。
之后,他回答David:是的 仪表认为这里的值为零 所以测不到电流。
这句话似乎有点意味,是不是意味着不是没有电流存在?请大家注意
15利兹线(Litz Wire)
是一根导体是由多根独立绝缘的 导体绞合或编 织而成。典型应用有:高频电感器, 变压器, 变频器, 燃料电池,马 达, 通信及IT设备,超声波设备, 声纳设备,电视机,无线电设备,感应加热, 等等
16、快结尾时,Bedini冒出语句话:那个是灯
如果大家注意镜头,拍了屋顶上蓝色的灯。镜头中的灯是否就是他讲的那个看一眼终生难忘的那种灯?
17、播放制作人员表时的场景
工作人员表刚播出时,有个镜头Bedini开车时讲了句话:要很长时间声音才会消除。此时,背景声音不像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更像SG运行时的声音。该声音被刻意突出。之后背景声音回复正常……结尾的镜头是2台车,其中一台是很早前Bedini1自己做的车,另一台是卖充电器网站也出现过的跑车……
啥意思,大家应该心里明白。
18、Bedini去掉麦克风的那段 有明显的剪辑痕迹。因为主题不明,有些话很难意译,只好直译,可能导致不好理解。
淫山欲海
2013年11月
本集脚本文档下载
第6.doc
(55.5 KB, 下载次数: 152)
与英国牛津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家戴维·克莱门茨博士,切磋如何捕捉到辐射能量的尖峰

译者注:
1、负能量存在于电池中/特斯拉线圈
John 说辐射能充入电池后成为负能量。译者认为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用尖脉冲充电后,电池内能量不能直接用于驱动交流电机,但可直接用于照明、支流电机等。至于该能量是否是负能量,没必要太在意。
片中有一段提到特斯拉线圈,他认为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弧是该线圈引起以太的共振或其它原因而产生的结果。特斯拉线圈与以太互动后能量不断集聚,从而产生了这么个“电弧”场。这个“电弧”场就是辐射能。按照他的说法,除交流电机外,辐射能可直接驱动支流电机或照明。
2、摆锤平衡前后端电池
John 谈到摆锤能平衡前后端电池,至于平衡电池的那种属性,则没说清楚。指电压?电量?抗阻?还是接收的充电信号?或其它什么咚咚? 望各位看官自行琢磨。
3、Magneto
中文翻译一般为磁力发电机。John所讲的Magneto,应理解为任何磁电互动的装置或机制。
4、Scalar North
Scalar 是 标量/梯度 的意思。根据字面意思,Scalar North意为 标量北极 或者 梯度北极。网上找了半天,中外网都找不到Scalar Noth这种说法。在Bedini的论坛找到了这种说法,但没找到解释。论坛提到Scalar North时都打引号, 还加定语,称Bedini的Scalar Noth。Bedini说的Scalar Noth 也许有他特别的含义。因此,为保险起见,字幕没有翻译,引用原英文。
为使各位看官能理解或猜到什么是Scalar North,将论坛看到的信息总结反馈如下:
Bedini搞Scalar North之目的是:让更高、更强的尖峰脉冲更快地产生。其中一种办法是将2个北极搞在一起,这样搞出来的北极,Bedini也称为Scalar North。而Bedini提到Scalar North时,他讲解的设备飞轮上的磁铁也是两个北极搞在一起的。
5、Stubblefield
全名 Nathan Stubblefield (1862-1929)美国农民 种西瓜的。他的发明主要是从地里取电及无源远距离通信。特斯拉对其所为也很重视。John Bedini对其技术也有研究,详见:http://www.icehouse.net/john1/stubblefield.html
6、以太
大致上以太能、零点能、空间能都是一个咚咚,不同时期、不同人叫法不同
7、关于Bedini对为什么辐射能象气态这个问题的回答
对这个问题,Bedini答非所问。回答完后,问问题的人说,她明白bedini讲的是什么。这中间,bedini讲了一句“We have seen them go down”。这句话啥意思真还不好猜。这句话按字面意思是:我们看见他们下来了或不行了。但Bedini到底是啥意思不得而知,各位自断。
8、Inverted Circuit
Bedini与Bearden公开的新电路。因此该电路不了解,没翻译引用原文.Invert字面意思是: 反转\倒置。
根据Tom Bearden的文章, 理论上, 该电路是将无序的相互抵消的显微层面的能量作为免费能量来源,通过负熵将其有序化引导到肉眼可见的层面加以利用。
参见:032403a.htm
实际应用上, 好像是将尖峰电压从充电电池的负极充入而非正极,Inverted 是否因此而得名?
9、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片中提问人问:你出的第一本书 1984再版过 有几个人拿来......
片中Bedini回答:是的 有几个人写了本书 名为\N 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问答间给人的感觉是:有几个人根据Bedini的书写出了一本书名为:Bedini's Free Energy Generator
我认为提问人的问题应该理解为:有人(应该是Jim Waston)按John Bedini出的第一本书做出了设备。但Bedini的回答有些纳闷,这本书其实是他自己写的。
关于该书可参见:http://www.icehouse.net/john1/foreward.html,091411901X
10、Regauging
不知中文叫啥,字幕引英文。片中Bedini讲的SG可Regauging是啥意思请看官自我判断。据英文资料,Reguaging的意思是,在电磁环境下,改变标量电压和矢量电压对力场本身无影响。更通俗地说,就是改变电压不用做功 或 改变电压不耗费能量。
根据规范场理论,通过Regauging可在不做功的前提下获取系统以外的势能。好比可以免费为汽车加油。
此问题再一次涉及到马克斯韦-亥维塞方程及亥维塞-洛伦兹方程。马克斯韦-亥维塞方程是允许通过Regauging获取系统外能量的,但经洛伦兹修改后不再允许。洛伦兹称他的修改为Symmetric Regauging。
还有一种通俗的解释,那就是调整的意思。
参见:http://www.hsv.com/writers/bearden/reg01.htm, http://www.hsv.com/writers/bearden/reg02.htm
11、磁极及飞轮运行
其电路大概是这样:北极被线圈铁芯吸引,通过时会在铁芯建立一个场,之后线圈激发,此时,会对过来的虚拟南极产生斥力。
片中对话非常口语化,如不清楚其机理,光看字幕可能不好理解。
例如片中5分40秒处他讲到 只有当飞轮通过想象的南极后才转得起来,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个机理。
12、关于尖峰电压及电容容量问题
片中28分钟时,David问电压问题, John的原话是if you use it at point one, it’s like four or five hundred volts.原文直译:在第一点,电压为4-500V。他说的“第一点”,我的理解是:尖脉冲的电压在4 00-500V,其电路中有个保护机制,在载荷达不到时,用灯来降低输出电压。片中的电容是接在保护电路之后的,因此,哪怕该电容本身只有80V也不是问题。他说的“第一点”应该是指接在保护电路之前,直接面对4-500v电压。因此,在翻译时改为意译,否则很难理解。
13、Bedini对David在43分钟以后所提问题的回答
Bedini的回答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或有些矛盾,可能是口头语言表达的问题。
比如说,48分时,他说:当时并没想将其值弄成零 只是想弄出电势差;但在49分时又说:其和为1 零中的1,与上面讲的没想弄成零相矛盾。不过,David的下列总结,Bedini均予以肯定,故上述矛盾也就不重要了,David总结如下:
一是:你对电流不感兴趣 你试图从数学模型中将其剔除
二是:将亚结构隐藏于 电势零 中 电势仅存在于亚结构中
14、片中Bedini于1小时2分钟时的讲话
他讲道: 其实 装置的线圈抽取的电流比实际测到的要多很多
其中的蹊跷是 速度很快 基本同时 来不及摧毁偶极
这里他的表达应该不完全,不是翻译的问题。具体怎么理解,自己定夺。
之后,他回答David:是的 仪表认为这里的值为零 所以测不到电流。
这句话似乎有点意味,是不是意味着不是没有电流存在?请大家注意
15利兹线(Litz Wire)
是一根导体是由多根独立绝缘的 导体绞合或编 织而成。典型应用有:高频电感器, 变压器, 变频器, 燃料电池,马 达, 通信及IT设备,超声波设备, 声纳设备,电视机,无线电设备,感应加热, 等等
16、快结尾时,Bedini冒出语句话:那个是灯
如果大家注意镜头,拍了屋顶上蓝色的灯。镜头中的灯是否就是他讲的那个看一眼终生难忘的那种灯?
17、播放制作人员表时的场景
工作人员表刚播出时,有个镜头Bedini开车时讲了句话:要很长时间声音才会消除。此时,背景声音不像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更像SG运行时的声音。该声音被刻意突出。之后背景声音回复正常……结尾的镜头是2台车,其中一台是很早前Bedini1自己做的车,另一台是卖充电器网站也出现过的跑车……
啥意思,大家应该心里明白。
18、Bedini去掉麦克风的那段 有明显的剪辑痕迹。因为主题不明,有些话很难意译,只好直译,可能导致不好理解。
淫山欲海
2013年11月
本集脚本文档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