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密斯大功率设备

本帖最后由 能量海 于 2017-8-7 03:42 编辑


第三章:静脉冲系统

·史密斯的大功率设备

image061.jpg

  自由能设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发者之一是唐·史密斯,他做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装置,通常都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 这些都源于他深入理解和认识环境的运行方式的结果。唐说,他的认识来自于托马斯·C·马丁的《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研究和著作》(The Inventions, Researches, and Writings of NikolaTesla)(ISBN0-7873-0582-0)一书中的尼古拉·特斯拉的工作记录,这本书可以在 http://www.healthresearchbooks.com 这个网站购买,或者其他书商处购买。这本书可以在这里 http://www.free-energy-info.com 下载格式为pdf的文档,而且文件副本质量更好,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容易。

  唐说,他重复书中找到的每一个实验,而这使得他得以理解他更愿意描述为“环境背景能量”,而这在本书的其它地方又称为“零点能量场”。唐认为他现在在这一领域已经比特斯拉更进了一步,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现在可用的设备在特斯拉活着的时候是还没有的。

  唐强调两点关键。首先,一个双极子可以扰乱周围背景的磁分量,而这种不平衡允许你使用电容器和感应器(线圈)去采集大量的电功率。其次,你可以从这一个磁扰中拾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强大的电输出,而不会以任何方式消耗磁扰。这样便使得比当初创建磁扰所需的很少的电能多出更多的功率输出。这就是产生COP>1的装置之处,而唐已经基于这个认识创建出将近五十台不同的设备了。

    许多实验者在复制唐报告的作品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尝试,虽然COP>1已经肯定已经实现,但大功率还没有达到。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细节,那么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免费下载的:http://www.free-energy-info.tuks.nl/donsmith.pdf,或者一个俄语译本在这里:http://www.free-energy-info.tuks.nl/Don Smith Russian.pdf, 弗拉基米尔•乌特金对唐的工作有着深刻的洞察,而弗拉基米尔的作品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pdf文档在这里:/upload/images/import/VladimirUtkin.pdf。汤姆·斯威夫特(Tom Swift)在这里尝试着解释唐的设计的背后的科学:/upload/images/import/Radiant1.pdf。作为非常耐心和坚定的开发者,汤姆致力于理解唐史密斯的电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成功复制过唐的大部分流行电路的自供电的前段,而且如果你也能复制电路,他会邀请你去看:

image293.gif

    概略地说,电路是由12伏电池驱动的,它给一个高压高频电路供电。那部分电路可以是12伏氖管变压器,或者它可以是一个运行在70千赫兹的PVM12高压高频等离子驱动器电源(虽然那个频率并不特别重要),或者它可以是一个由市电氖管变压器跟随的换流(变极)器。这里的关键点是连接线长是决定性的。电池和振荡器之间的导线长度与输出线圈里的导线长度相等。他绘制的电路图如下:

image295.jpg

    输出穿过一个UX-FOB二极管到一个被设为极短火花长度火花隙,然后到一个接地的线圈。建议线圈中的导线长度为12米,而电池连接引线长度则完全相同。原型线圈看起来像这样,而且要靠近电池放置:

image296.gif

    当开始运行时,电池电压有几分钟略为下降,然后由于从电路反馈到电池,电压开始爬升。每秒70,000个脉冲的每一个产生以下结果:

image298.jpg

    黄线表示反馈到电池。原型用http://www.amazing1.com/PVM12电源,这是用于驱动等离子球的。

    这个电路证实了唐所说的他的电路的前端。如果你建了一个自维持的前端,则请告知我们。开发工作继续在电路的后端进行。


  虽然他们相当频繁地删除,但这段视频肯定值得一看,如果它还在的话:












    它记录于2006年。它包括了很多唐制做的设备。在视频里,提到了唐的网站,但你会发现那已经被石油巨头拿走了,而用无足轻重的无害的相似音节填充,显然有意把新来者搞糊涂。一个由瑞典的康妮•奥斯特罗姆(Conny Öström)经营的网站是 http://www.johnnyfg.110mb.com/,而那里有他的原型机和理论的概要。你发现我所能放置的他的仅有的文件在这里:/upload/images/import/Smith.pdf,它是pdf格式的,并且它包含了下面的专利,是关于一台最有趣的装置,它似乎对输出功率有没有特别的限制。这里对专利稍微做了一点修辞上的改动,因为专利通常措词就是要令它们难懂。

专利 NL 02000035 A      2004520日   发明人:唐纳德·李·史密斯
感应变频机磁共振转化为电能

  摘要
  本发明是指电磁偶极子的装置和方法,把浪费的辐射能量变成有用的能源。就象在天线系统中看到的一样,一个偶极子适用于用电容器极板以海维赛德电流分量变成有用的电力能源的方式。

  描述
  技术领域:
  这项发明涉及加载偶极子天线系统及其电磁辐射。当作为一个带有适当的能源收集系统的变压器使用时,它变成一个转换器/发电机。本发明收集并转换那些在常规装置中被辐射和浪费的能量。

  技能背景:
  搜索国际专利数据库以找到密切相关的方法,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较早的技术对于可以保存辐射掉和浪费掉的磁波作为有用的能源感兴趣。

  发明的披露
  本发明对传统变压器发电机结构是一个新的有益的逾越,以使那些辐射掉的和浪费掉的磁能转变成有用的电能。高斯计显示大量能量从传统电磁器件中辐射到周围背景并被浪费掉了。在传统变压器发电机的情况下,物理结构的根本改变使得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入口去获取能源。我们发现创建一个偶极子并与电流成直角插入一块电容器极板,使得磁波变回有用的电(库伦)能。磁波通过电容器极板不仅不减低、还充分影响进入的有效能。可以使用一个、或一套或你想要用多少就可以用多少的电容器极板。每一套都精确复制了磁波里存在的能量的全部的力和效应。原始源泉不象传统变压器那样,而是永不枯竭退化的。

  绘图的简要说明
  偶极子成直角,使得磁通围绕着它成直角去拦截电容器极板、或板材。目前电子被旋转以使电容器极板收集每个电子的电分量。实质部分是有源偶极子的南极和北极分量。这里介绍的范本是作为一个全功能的原型出现,并由工程师建造及由发明人在使用中充分进行过测试。图中所示的三个范本中的每一个,均用相应的部分。

image062.gif
图.1是方法视图,偶极子的北极分量是N而南极分量是S

  这里,带有南极和北极分量的偶极子标识为12是谐振高压感应线圈。3表示偶极子发射的电磁波的位置。4表示感应线圈2引起的能量流的海维赛德电流分量的对应位置和流向。5是电容器极板7的介电分离器。6是此图的目的,表示电磁波能量范围的虚拟的限制。

image063.jpg

图.
2AB两个部分

  在图.2A中,1是电容器极板中的孔洞,偶极是通过这个孔洞插入的,而在图.2B中显示的是具有南极和北极的偶极。2是谐振高压感应线圈绕着偶极1的一部分。介电分离器5是一张塑料薄片置于两个电容器极板7之间,上板为铝制而下板为铜制。单元8是一块深循环电池系统,为一台直流逆变器9供电,逆变器产生12060赫兹电流(美国市电电压和频率,显然,一个24050赫兹的逆变器同样可以轻松在此使用)用于依此装置驱动的任何设备提供动力。参考号10只是表明连接线。单元11是一台高压产生装置,例如霓虹变压器用以提供振荡功率。

image064.jpg

  图.3是一台使用等离子体管作为有源偶极子的主要装置的证明。在该图中,5是电容的两个极板7的塑料片状介电分离器,上板为铝制,下板为铜制。连接导线标为10而等离子体管标注为15。等离子体管四英尺(1.22米)长,直径六英寸(100毫米)。有源等离子偶极的高压电源标为16,而显示的连接盒17是便于测试装置时连接电容器极板用的。

image065.jpg

  图.4显示了一个制做者已建成的原型机,并经过充分测试。1是一根金属偶极棒;而2的谐振高压感应线圈,通过导线10连接到连接器块17,这便于连接其高压电源。夹具18把电容器心子上切面固定在适当位置上;而19是底座,以其支承托架固定着整个装置。20是外壳,以容纳电容器极板;而21是电容器极板的功率输出点,并由此伺给直流逆变器。

  贯彻本装置的最佳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的电能需求。它小尺寸但高效率,令其成为很有吸引力的选择,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家庭、办公大楼、工厂、商业中心、公共场所、交通、水系统、电气火车、游艇、船舶和“所有或大或小的东西”。施工材料寻常可得,而制做设备只需中等技术水平。

  声明
  1. 偶极子辐射的磁通量被电容器极板成直角拦截时,转换成有用的电能。
  2. 为应用而以设备和方法进行转换,通常消耗电磁能。
  3. 本发明的偶极子可以是任何产生共鸣的物质,如金属杆、线圈和等离子体管,只要有相互作用的正极和负极的组件既可。
  4. 海维赛德电流分量的结果是转换成有用的电能。

****************

  这项专利并没有解释设备是需要进行调整的;而调整与它的物理位置有关。调整的实现要通过应用变频输入信号给霓虹变压器来完成,并调节输入频率以给出最大输出。

  唐·史密斯已经建造了约四十八台不同的装置,而且由于他知道在宇宙中真正的力量是磁而不是电,这些装置有着令那些被训练得认为电能是能量的唯一源泉的人难以置信的性能。据我所知有一台设备管理已经在俄罗斯商业化生产,如下所示:

image181.gif

   这是一个小型台式装置,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初学者的实验,以及某种全然无用的东西。事实并非如此。八对线圈的每一对(旋转圆盘的每一侧一对)都产生了1,000伏的50安培输出功率(50千瓦),得到总输出功率为400千瓦。它的整体尺寸为16英寸×14.5英寸×10英寸(40370×255毫米),尽管功率输出极高,总的结构却非常简单:

image183.gif
 
  设备运行在一个脉动的磁场上,这个磁场是由一个小型的低功率直流电动机旋转塑料盘产生的。在上图所示的原型中,光盘是一个古老的开了孔的黑胶唱片。孔与孔之间的区域涂布着胶水,然后撒上粉状钕磁材料。它用很少动力来转动圆盘,但其行为方式很像埃克林-布朗发电机,反复扰乱磁场。该磁场是由16根塑料管的第一个的钕磁产生的。重要的是圆盘上每一边的匹配磁体之间的磁通量的变化尽可能的大。为此,理想的转子材料是开了槽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钨锆酸盐),但它太贵了,因此有可能用不锈钢材料来代替。请理解,所有的唐的设计均依赖于谐振操作,所以线圈阻抗必须与用于驱动线圈的脉冲频率匹配。

  对于唐•史密斯, 这不是唯一的装置。下面所示装置体型相当小,可以具有160千瓦的输出(800020安培),而输入为121安培(COP=13.333

image067.jpg

  这是一个可以放在桌子上的装置,而结构形式也不复杂,具有一个非常开放而又过分单纯的布局。不过,有些组件没有安在这块板上。即未显示十二伏电池和连接引线,亦无显示接地连接,降压隔离变压器和变阻器用于通过吸收任何可能发生的随机感生电压尖峰以防止负载过电压。

  上面显示的设备在各种各样的微妙之处闪烁其词,尽管唐说我们应该能够复制一台自己的设备。请允许我在这里说明,复制唐的这一看似简单的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初学者把手头的组件凑合在一起就能成功的。话虽如此,认真地的研究和一些明显事实的常识应用,应该有可能做一台这类设备,但更多的这些东西,稍后会给出更多的该设备详细说明。

  唐的另一台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专利中所述的有点相似的装置显如下:

image068.png
 
  这是一个较大的设备,使用的等离子管长四英尺(1.22米)而直径6英寸(100毫米)。其输出是非常可观的100千瓦。这是所示的唐的专利中的选项之一的设计。作为一个电气工程师,没有一台唐的原型机被归类于“玩具”。如果我们从唐的作品中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应该认识到,高功率输出可以从非常简单的设备中取得。

  唐·史密斯的另一个简短文档《共振电子能量系统》(Resonat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说:

  势能无时无处不在,当转换为更实用的形式时就成为有益的了。只要用脑,就没有能源短缺。这种潜在的能量是通过电磁现象的表现间接观察到的——当被截获和转换,变得有用时。在非线性系统中,磁波的相互作用放大 (共轭) 能源,提供比输入更大的输出。简单地说,锤击钢琴的三条弦,中间的一条遭到撞击而共鸣并激活两侧的弦。三条弦的共鸣产生一个大于输入能量的声级。声音是电磁波频谱的一部分,并遵守所有适用律。

  “有用能源”被定义为“除了环境以外的能源”。“电势”与质量及其加速度有关。因此,地球的质量和速度穿过空间,给它一个巨大的电势。人类就像坐在高压线上而没有意识到的鸟。在自然界,湍流扰乱环境而我们看到电的显露。篡改环境,使得人类能够把磁波转化为有用的电能。

  以此为重点,一般要看看地球。在每天的1,440分钟里,发生4,000多次闪电。每次闪电收获超过千万伏特20万安培的相当电磁流量。这是每24小时周期里超过57,600,000,000,000伏和1,152,000,000,000安培的电磁流量。这已经持续了超过40亿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坚持认为,地球的电场是微不足道的和无用的,而这种能量转化违反自然规律。同时,他们发布的专利中,就有来自太阳的电磁流量由太阳能电池转化成直流能源。世界航空磁测通量(伽马能谱)图,包括那些由美国内部地质勘测部门提供的,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从飞临(表面)源1000英尺以上的指示仪表上可知,存在一个在环境之上1,900伽马的分布。库仑定律需要距离平方的远程读数,乘以记录读数。因此,1900伽玛的读数校正值是1900 x 1000 x 1000 = 1,900,000,000伽马。

  有一种混淆“伽玛”和“伽玛射线”的倾向。“伽玛”是普通的日常磁通量,而“伽玛射线”是高冲击强度的能量而不是通量。一伽玛等于100伏均方根值。若要看到这一点,采取等离子球发射40000伏特。当正确使用时,一台放置在附近的伽马仪将读取到400伽玛。刚说到的1,900,000,000伽马,是相当于190,000,000伏电力的磁环境。这是“太阳安静”的一天。在“太阳活跃”日,将是上述数字的五倍。当局的地球电场是微不足道的观念,重蹈了他们其它的伟大理念的覆辙。

  有两种电能,“潜能”和“有用能”。所有电能都是“潜能”,直至它们被转换。电子的共振流通激活了无处不在的电子潜能。共振频率通流率的强度/CPS(每秒电子数),设置可用的能源。这必须被转换成正在使用的设备所需的物理尺寸。例如,来自太阳的能量是磁通量,由太阳能电池转换成直流电,然后进一步转换成适于它所提供能量的设备的形式。只有磁通从点“A”(太阳)转移到点“B”(地球)。所有电能系统的工作方式完全相同。线圈和磁体的运动在点“A”(发电机)流动电子,继而激发在点“B”(你的住宅)的电子。根本没有点“A”的电子源源不断地传送到点“B。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子永远保持完整无损,并且可用于进一步通流。这是牛顿物理 (电气力学和守恒定律)所不允许的。显然,这些定律把人搞糊涂了而且是不充足的。

  整个系统已存在,而所有我们需要做的是按我们的使用方式而组合成对我们有用的。让我们回过头来审核这一点并以一台传统输出变压器开始。考虑一台拥有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处理特性并起隔离变压器作用的设备。从输入绕组到输出绕组只有磁通通过。输入端到输出端没有电子通过。所以,我们只需要通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以得到一个电输出。主流的设计很糟糕,允许金属板的磁滞,限制了可以被驱动的负载。到目前为止,只有潜能是一个考虑因素。热量(这是能量损失)限制输出电流强度。正确的设计应该是复合芯变冷而不是发热。

  一个功率校正因数系统,以一个电容器组,保持一个平均流量的通量。这些相同的电容器,当用于一个线圈系统时(一台变压器)就成为变频调速系统。因此,变压器的输入端的自感应,当与电容器组结合,给出需要的通量去产生所需要的电能(每秒周期数)。

  把下游系统放在适当位置,现在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势能系统。任何通量系统都将是适宜的。任意放大“超一”的输出的类型都是可取的。输入系统是点“A”而输出系统是点“B”。任何输入系统中一个较少量的电子干扰数量较多的电子而产生的一个输出,既输出大于输入,是可取的。

  在这点上,有必要呈上有关电子和物理定律的修正信息。在这点上,有必要提供有关电子和物理定律的最新的信息。这一点,很大一部分源自我 (唐·史密斯),因而很可能会使那些硬性思考传统科学模式的人心烦意乱。

非离子电子
  作为电能的来源,巨大数量的非离子电子成对地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其来源是太阳等离子体的散发。当周围的电子由于旋转或被推离而被扰乱时,它们都会收获磁能和电能。干扰(循环)率确定取得的能量级别。扰乱它们的实际方法包括,移动线圈通过磁体,或反之亦然。一个更好的办法是用磁场和波靠近线圈进行脉冲调制(谐振感应)。

  在线圈系统里,磁与电流强度是打包在一起的。这说明电子在其自然的非离子态下,是成对存在的。当搅动把它们推开分离时,一个右旋(产生伏特电位电),而另一个左旋(产生安培磁能),一个有着比其它的更多的阴极。这进一步说明,当它们重新结合时,我们有了(伏特×安培=瓦)有用的电能。至此,这个理念在知识库中是完全缺失的。因此先前的安培数定义是有缺陷的。

电子相关能源
  现代物理学里,美国专利商标局行为方式,上述所有都不能存在,因为它开启了一扇门给“超一”(overunity)。好消息是,专利商标局已经发布了有关光放大的数百项专利,所有这些都是超一的。用于调整你的相机里的自供电快门倍增电极的,从光接收到的磁通量把电子驱赶出阴极,通过倍增电极桥反射电子到阳极,导致出的电子比进的电子多出数十亿。目前有297件直接公布的关于系统的专利,还有成千上万的外围专利,所有这些都支持超一。关于知识产权的诚信这说明了什么?

  任何线圈系统,当通流时,导致电子自旋并产生有用能源——一旦它被转换为所需使用的样式。现在,我们所描述的方法是必需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与我们关联的。

image070.jpg

  电子左旋产生电能,右旋产生磁能。电子碰撞发出可见光和热。

有用电路,对建造一台可运行单元的建议

image071.png

  
  1.可以用象“无线小屋 ”(RadioShack,美国的电子零售公司)的“伊露明纳风暴”(Illumna-Storm)替换等离子球作为振源感应装置系统。它具有约400毫高斯的磁感应强度。一毫高斯等值于100伏的磁感应强度。
  2.构建线圈用7英寸到5英寸(125180毫米)直径的PVC件作为线圈架。  
  3. 取约30英尺(10米)的巨型扬声器电缆并分离成两股。这可以通过把地毯刀插入一块纸板或木板里,然后小心牵引电缆通过刀刃来分开两条绝缘线芯。(帕特里克注:“巨型扬声器电缆”是一个不精确的术语,因为电缆种类繁多,一个同芯电缆从只有几股到500股。由于唐指出输出功率依导线的每一匝而增加,显然可能这股线的每一股都起到并联的单独绝缘圈的作用,所以一条500股同芯电缆要比一条只有几股的要有效得多)。
  4. 用1015匝的导线绕制线圈,并留下约3英尺(1米)的电缆在线圈的每一端。用胶枪固定线圈的起始端和完成端。
  5. 这将成为“L- 2”线圈,如电路图所示。
  6. 当把它置于等离子球顶部时(象一顶皇冠),你就有了一个一流的共振空心线圈系统。
  7. 现在,用两个或更多个电容(额定5,000伏或更高)替换显示在电路图中的电容器组,如电路图所示。我用了两个以上的34微法拉的电容器。
  8. 完成了电路,如图所示。你现在该忙活了!
  9. 电压-电流限制电阻需要跨接负载变压器的输出端。这些被用来调整输出级别和所需的每秒周期数。

image07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