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无限能源的来源

自从否定了“以太”,现代科学便经常被自己搬来的堵路石弄得磕磕绊绊了。“以太”是一种哲学概念,指的是无限小粒子。科学界每年要耗费巨资去捕捉越来越缥缈的粒子,但无论发现了多么小的粒子,比它小的“以太”仍然等待被发现。物质的惯性(包括楞次现象之类的电磁惯性),与这种难以捕捉的却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微粒有关。只要它们未被发现,就都属于“暗物质”的范畴。其实“暗物质”也是一种哲学概念,与“以太”的概念相比,只是换了个包装而已。
以前,科学界认为,真空中一无所有,而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现代科学否定了“以太”后,却又无法自证,就粗暴蛮横地直接下了如此结论。直到现在,初中科学教材还在继续采用这样的观点。
然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要不断推翻之前不合理的结论的。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观点:真空中其实充满了正负抵消的电子对——正电子和负电子相互绕着对方旋转,纠缠在一起,但因为正负电荷的作用相互抵消,所以检测不到。一旦在外力作用下将电子对分开,电子对就会对外界就表现出力的作用,这就是光(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因。
因为宇宙空间充满了“以太”(或暗物质),物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受到阻碍。就像一个物体在海水中运动,会受到海水的阻碍作用一样。但和海水阻碍物体运动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只有物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会受到“以太”的阻碍作用。这就解释了各种惯性现象的本质。而这种阻碍作用也包含着能量——我们称之为负能量。负能量也是能量,始终与正能量对抗做负功,所以一个做功的系统中会整体表现出能量守恒。如果把这种负能量经过时间和空间处理,相位翻转180度,就可以转变成正能量,用于做正功。也就是说,可以把t1时刻的负能量延时到t2时刻用于做正功,也可以把这个空间的负能量搬到另一个空间用于做正功。其实我们一直就在做能量搬运工的角色——我们使用的能量,都是从别的时间或空间搬运过来的,比如市电的能量是通过发电厂从别的水库搬运过来的、化石能源是把远古的太阳能搬运过来。能量不会无故创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只是循环使用而已,从整个宇宙范围来看,能量始终是守恒的。就像正负能量碰撞在一起,它们并不会真正的抵消(否则能量真的不守恒了),而是成为一种相互缠绕的运动状态,对外界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了,所以无法被检测到——变成暗能量了,但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又会显现出来,被我们捕获。
整个宇宙空间因为“以太”的存在,能量至少可以以光速从其他地方搬运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身处一个能量的海洋中,可以随时随地从周围空间中获取无限清洁能源。
下一篇
虚粒子和不对称电容
下一篇:虚粒子和不对称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