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惯性到反重力

任何运动的物体,因为运动,会导致物体原来的空间物质变少,周围四面八方就会有能量进来填补,这样就会有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填补力”产生。
1、运动物体加速,物体前进方向的“填补力”大于反方向的“填补力”,所以表现出阻碍加速的力。
2、运动物体减速,物体前进方向的“填补力”小于反方向的“填补力”,所以表现出阻碍减速的力。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因为各方向的“填补力”相同,所以互相抵消,等效于没有阻力。
这些现象在现代物理上称之为惯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描述的就是上述的第三种情况,当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时,运动物体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物体会一直保持静止,所以这个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而前面两种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到描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会受到阻碍,阻碍力的大小F=ma。
“填补力”的产生,其实是一种目前无法探测到的、充满宇宙空间的物质(姑且称之为“以太”吧)向物体移动后留下的空间进行填补而形成的。随着物体的移动,这些运动的填补物的运动状态变成了绕着物体螺旋前进——在我们这个宇宙,和判断电流的磁场一样,用右手定则判断填补物的运动方向。这些填补物的运动,在运动的物体周围形成了一个附加力场,这个附加力场和重力场的性质相同。如果物体是旋转的,那么附加力场方向的判断,就和判断线圈磁场方向一样,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飞轮旋转遵循右手螺旋定则,所以会像通电线圈产生磁场那样,产生重力场,从而产生超重或反重力现象:
下面看一个视频:神奇的陀螺仪效应
这个视频中,从挂车轮的绳子的一侧看,车轮是逆时针转的,所以车轮旋转所产生的附加重力场是沿着轴指向绳子的方向,只要车轮稍稍下沉,这个附加重力场就会把车轮沿着轴向上提:
物体自转产生的重力场,是可以自我驱动的,估计某些飞碟就是就是这个原理。由于飞行器和人体都是由这个重力场驱动,不会出现飞行器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使瞬间加速,也就不会像常规飞行器一样,产生人体超重现象,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三体》中那种人体被瞬间加速压成肉饼、化成血水的悲剧就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