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学的新进展有赖于中性能量的阐明
6. 科学的新进展有赖于中性能量的阐明
阿久津淳在其著作《魔术师般的科学家》中,介绍了仅有高中学历但却极有天陚的科学研究者伽利摩阿(G-arimore)的学说。伽利摩阿在其1970年所著的一系列的作品中,阐述了“亚能量统一场理论”,其要点如下:
阿久津淳在其著作《魔术师般的科学家》中,介绍了仅有高中学历但却极有天陚的科学研究者伽利摩阿(G-arimore)的学说。伽利摩阿在其1970年所著的一系列的作品中,阐述了“亚能量统一场理论”,其要点如下:
(1)要说明涉及生命和宇宙的问题,光利用现有的物理学理论是不够的。
(2)拉依希的理论、拉依汗巴赫的学说、金字塔理论、波动治疗原理、炼金术、占星术,在这些被现代物理学视为异端的学说中,都有涉及亚能量(物质层次之上的能量)的内容。
(3)由这种能量产生的奇异现象,表现为定常波,是电气的中性之物。
(4)这种中性的能量,与已知的所有的能量不同,它能通过任何屏蔽物。这已经得到科学实验的证明。为使一个耗尽电力的蓄电池重新产生并贮存能量,只要把一块重900克的水晶,成直角与蓄电池相接触就可以了。
(5)这种能量又可叫作气、普拉纳、奥尔孔等等,别名达108个之多。
(6)中性能量碰上固体物质后,便进入其媒质或通透而去。经中性能量通透过的物质,产生弱磁场,该弱磁场使物质表面产生静电。
(7)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利用中性能量进行通讯。中性能量不具备电磁性质,因此通常的电磁信号接收机无法接收其信号(那是重力波)。
(8)通过适当的能量控制,能对特定的人物(病人)进行治疗。
(9)中性能量的信息是由人体射出的光(实际上是原子放射出来的相当于光速的重力波)传送的。
(10)假如有人与中性能量发生装置产生共振,则他(她)的身体立即会受到影响,或受益,或受害。
(11)能够利用该装置从空间如地球的大气圈吸取自由能量,用于人类社会的动力运转。
(12)超心理学中的所谓意识信息能通过重力被送达地球的任何地方。
(13)那个信息被贮存在四维世界,在那儿它能循环出现。因此人们能够获知十分久远的过去的信息。
(14)思维相同的人们,不论相距多远,相互间也会产生感应。
(15)所有的物质,都释放出作为重力而为人们所知的放射线(这不过就是我所说的原子放射出来的四维的纵波的重力波)。
伽利摩阿认为有三种基本能量,它们分别为:① 磁气;② 静电;③ 中性电荷能量。
伽利摩阿把它们叫作Z-矢量,其属性有抵抗、强力、偏极。Z矢量作为潜在力、媒质(声音的场合,媒质就是空气)内的应力、媒质内的电流、静水压而表现出来并起作用。
伽利摩阿指出,发现电磁方程式、确立电磁场学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C.麦克斯韦(1831-1879)曾认为存在有两种电气能量,一种是作为通常的带电物体的电荷而表现的东西;另一种是“充满整个宇宙,在电作用产生的同时发生位移的东西”。
现代物理学竭力排斥后者,对其理论的展开故意视而不见。关于这一点,瓦尔塔马尔?瓦莱里安在《矩阵3》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麦克斯韦独创的方程式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包含了可能测定的成分,另一部分包含了相对的成分。相对(即以太)的成分,存在于高维空间,是‘虚数’,是‘复数共轭’,该成分的信息作用于精神,与脑和意识相互关连。
麦克斯韦独创的方程式,向我们提供了有关重力推进和精神作用的必要知识。但是,海皮萨依多、基夫斯、赫兹在归纳整理有名的四个方程式的时候,把其中的四维的标量成分给排除掉了。这四维的标量成分不表现为(三维的)场,而表现为(四维的)潜在压力。假如承认这个潜在压力是存在的话,则就必须承认物质是由“无”产生的。所谓潜在压力,不过是能量的贮存库。
在现有的方程式中,原本相互依存的电磁场和重力被视为相互排斥之物,电磁场学的基础最初是五维(长、宽、高、时间和潜在)而现在被除去了潜在,只有四维了。”
我的想法是,恢复作为时空第五维的“潜在”的应有地位,通过把它结合进潘艾丁的“标量电气重力学(标量波理论)”(在四维空间电磁力和重力数值相同),来建立一个不仅能阐释物质原理,也能阐释生命和精神原理的新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