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lang的译者注

能量海 2022-05-08 xuelang的译者注 纽曼的能源机 能量海资料
译者序-自由能理论初级-《纽曼的能源机》
首先声明:以下观点仅为个人YY观点,不要太信以为真。
译者读过的关于自由能理论的相关书籍:
Keshe的三本书:《物质创造的普遍秩序》、《宇宙起源》、《光的结构》
《磁流》
《纽曼的能源机》
《自由能源手册》
其中有的只读了部分。
Keshe的书写的很不错,不过基础理论没写。我在《纽曼的能源机》中发现了更基础的理论。《纽曼的能源机》中也有关于光、重力、宇宙的讨论,这部分还没看,不清楚是否比keshe写的好。不过《纽曼的能源机》写于1964年,没有keshe写的好也是应该的。《磁流》出版时间更早,1945年,理论没讲什么。再早就要从《手册》中找了。
其实,自由能理论最早应该始于牛顿时代(公元1643~公元1727)。到法拉第时代(公元1791~公元1867)已经得到证明,并由麦克斯韦(公元1831~公元1879)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牛顿认为力不是抽象的,是一种机械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通过一种更基本的粒子完成的。不过它到死也没搞清楚这种作用的模型。后来的法拉第已经发现电磁场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成,麦克斯韦总结出这种粒子的运动规律。这种粒子以前人们叫作“以太”,不过后来由某些人证明“以太”是不存在的,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之后就是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时代,据说特斯拉完成了统一场论,不过没有发表出来。特斯拉申请了大量自由能相关的专利也是不争的实现。
从时间上看,人们对世界的真像,对统一场论人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一部分科学家已经在正确的路上走的很远,虽然大部分人已经误入歧途。
下面来说一说理论内容。
同质的思想:
世间万物都是由相同本质的事物组成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原子系,以及人们现在还观察不到的更微小的系统。
它们都是由回旋的小系统组成,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按相同的规律运动。如果把一个原子看成一个宇宙,其内也可以这样分下去。
最后我们只能抽象一种粒子,一种回旋粒子,最终不可再分的粒子来描述一种理论,一种统一的理论。
至于这种回旋的粒子初始的回旋从哪来,那你去问牛顿研究的“上帝之手“吧。
至于这种粒子存在不,那是以人类观测能力定的,一个漩涡是由很多小漩涡组成的,小漩涡又是由更小的漩涡组成的…所以说,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只不过是结构是同样的。
在翻译《纽曼的能源机》时我给翻译成了陀螺子,因为纽曼认为这种粒子和陀螺仪效应一样。
一说粒子,不一定是一种刚体小球,可能是能量涡流(就像水的涡流一样),至于这种粒子是什么样,要看你研究什么。
以太(陀螺子)的模型:
场是由以太来组成的,那么以太就可以演化出场的特性。
让我们来看看以太的运动方式:
1.     以光速自旋。你可以想一下银河系的图。
2.     以光速在某方向运动。
由以上两性质可以神奇的得出E=MC2,因为根据牛顿定律动能为1/2MV2。
排斥和吸引模型:
磁场如何排斥和吸引?你把以太粒子相像成自行车飞轮,自行车飞轮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因此只有一种转动,不能有的正转有的逆转。两个旋转的飞轮如何“排斥”和“吸引”?
相像两个旋转的飞轮,你一定是想像成两个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了,对不对。同向的飞轮是不能咬合在一起的,这就是排斥。那么怎么吸引呢?你把一个飞轮翻个面就行了,不用我多说了吧。
磁场模型:
场是由以太组成的,那么磁场怎么会有两极,怎么排斥和吸引的?
同样的陀螺子由磁体的两极发出,由于方向相反,会产生反方向的进动,N极出来的会向S极飞,S极出来的会向N极飞,两者在各方面都可以“咬合”。
由于陀螺进动效应,陀螺子是在螺旋轨道上飞,中间是空的,连续的陀螺子组成一个管道,管壁上是密集的陀螺子,这样一个管道就是磁场里的一条磁感线。正反方向的磁感线也可以“咬合”,这就形成一种密集的动态机械区域。
磁场的排斥和吸引:
明白上面的模型这很简单了,你可以自己相像一下,或看书中内容。
关于电能:
我们有一种固有的思想,认为电能是电子的流动。电动机是靠电子流动才转动的吗?显然不是,是靠电磁感应,是靠电场和磁场的感应。电子的运动反而是一种额外的、有害的运动。只要在正确的时间序列里电场和磁场发生对应的变化,能量就是可以传递的。
可以参考:
forum.php&extra=
关于电场、引力:
显然,前9章里没有。请等待“自由能理论中级”吧。
关于keshe的书:
我认为可以作为“自由能理论高级”来读,开始读把我砸的晕乎乎的,做事还要从基础做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章 历史的回顾

上一篇:

下一篇:第1章 历史的回顾